叮叮!华锐莱普顿学校祝大家端午安康!
在开始今天的阅读之前,我们先来做一个端午知识小测试吧:
端午知识小测试
(全国卷 端午版)
考试规则:点击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下列不属于端午习俗的是?
A. 避五毒
回答错误 ✕
解析:古人认为端午仲夏,俗称“五毒”的蝎子、蛇、蜈蚣、壁虎、蟾蜍大量繁殖,易咬伤人,所以端午节的不少习俗都是和“避五毒”相关。
B. 沐兰汤
回答错误 ✕
解析:民间习俗认为,端午日午时阳气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药性最强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药。端午期间,我国不少地方有采草药煮草药水沐浴的习俗,端午草药的药性在其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C. 耍龙灯
回答正确 √
解析:你认为这是哪个传统节日的习俗?
D. 吃粽子
回答错误 ✕
解析:大概不需要解析吧。五月端的早晨家家吃粽子纪念屈原,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
你答对了吗?有时候除了知识功底外,火眼金睛也很重要哦——细致是一项需要锻炼的能力。
今天让我们来聊一聊端午节和IB教学理念的碰撞吧。
把时间的钟表拨快一点,在未来,华锐莱普顿的孩子们在我们的校园里将如何度过端午节呢?
知 端午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阳节、龙舟节、正阳节等等,是中华名族古老的传统文化节日之一,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草、佩香囊等习俗已成为端午节的标志传承下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原本是上古先民择“龙升天”吉日祭祀龙祖的节日。在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这些习俗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该节日已于2009年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过 端午
IB探究课程与中国传统文化
华锐莱普顿学校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将了解母语文化置于首位。我们认为,重视母语文化的教学,才能让学生在未来的国际教育中更加包容、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六月的校园将成为孩子们了解端午的主要场所,我们将传统的端午节融入学校各个年级的课程体系中,让端午变成触手可及的文化。
端午节的探究活动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具体调研,梳理资源并通过多样化的形式展示成果。学生将通过主题探索,了解端午文化的背景以及历史由来,更好地挖掘背后的社会文化情境。
端午节的文化活动将IB融合课程的概念体现得淋漓尽职,同学们将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多角度的探索,从“语言与文本”、“英语语言习得”、“数学”、“科学”、“体育”等角度出发,加强跨学科探究。
PYP阶段的端午围绕端午民间习俗展开。在“制作汉字龙”活动中,老师们将通过成品展示,激发学生的兴趣。接下来,小组成员将共同探索设计“汉字龙”,确定汉字龙的尺寸。最后,小组分工合作,明确职责,合力完成龙头、龙身以及汉字的绘制。
学部还将安排其他班级协作竞赛类活动“制作五彩绳”、“折粽纸”、“知识竞赛”等活动。在端午趣味活动中,学生不仅可以了解端午的习俗,也可以感受团结协作的重要性。
MYP阶段学生探索主题将更加深入、层次更高。活动紧紧抓住诗人屈原和爱国主义两条主线同时展开。在演讲中,同学们将对诗人屈原的文学作品以及投江的历史故事有更加全面地了解。
我们还将展开一场超时空对话,如果你是屈原的朋友,你会怎么帮助我们这位伟大的诗人呢?你认为全球化背景下的爱国主义如何体现?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使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意义以及爱国主义精神。
DP阶段的活动则是科技中略带刺激。科技龙舟是一场“现代智慧”同“古代工具”的博弈比赛。比赛用船都将采用新兴的材料和动力设备。活动将集结全班的智慧与才华,大家合力设计代表本班速度的龙舟。
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使同学们将平日所学的知识用于实践,在比赛中更会让同学们明白,“学习就像划龙舟,不进则退”。最后,获胜班级也将对本班龙舟的制作进行讲解,这可以让同学们明白获胜龙舟的制作原理以及如何改进自己班级的龙舟。
思 端午
探索中外不同端午节
端午活动的最后一项内容是共话“海外端午节”。我们将开展一场以“端午节在海外”为主题的文化专题讲座,师生共同探索中外端午节的不同。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后流传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地。这一节日与当地的文化习俗相结合,演变成了具有本土化特征的节日。
老师将从2005年韩国以“江陵端午祭”向联合国申遗引发国内外热议为切口,充分地展示端午节在海外的发展以及相关的民俗活动。
通过这样的讲座使同学们学习如何利用国际化的、批判性的思维看待中华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华锐莱普顿学校的端午节将不乏趣味与思考,IB教育理念将渗透在校园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慢慢的孩子们将越来越懂中国,并将在华锐莱普顿学校储备的能量转变为改变世界的力量。